游子雖惜別,一去何時見。 飛鳥猶戀巢,萬里亦何遠。 妾願化爲霜,日日下河梁。 若能侵鬢色,先染薄情郎。
无
其他无
〔唐朝〕 蘇拯
游子雖惜別,一去何時見。 飛鳥猶戀巢,萬里亦何遠。 妾願化爲霜,日日下河梁。 若能侵鬢色,先染薄情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玉顏恆自斂,羞出鏡臺前。 早惑陽城客,今悲華錦筵。 從軍人更遠,投喜鵲空傳。 夫壻交河北,迢迢路幾千。
桑門許辯才,外學接宗雷。 護法麻衣淨,翻經貝葉開。 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 或結西方社,師遊早晚迴。
疊嶂平蕪外,依依識舊邦。 氣高詩易怨,愁極酒難降。 樹暗支公院,山寒謝守窗。 殷勤樓下水,幾日到荆江。
文君手裏曙霞生,美號仍聞借蜀城。 奪得始知袍更貴,著歸方覺晝偏榮。 宮花顏色開時麗,池雁毛衣浴後明。 禮部郎官人所重,省中別占好窠名。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江南餘載》下)(〖1〗《歲時廣記》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聯》引《漫叟詩話》:「南唐金輪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翫月,得詩一聯云:『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 』竟思下聯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聯云:『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 時有善聽聲聞之:『此鐘發聲通暢,若非詩人得句,即是禪僧悟道。 』驗之果然。 好事者有詩云:『爲思銀漢中秋月,誤擊金輪半夜鐘。 』」〖2〗《全唐詩》八五一、《全五代詩》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詩》,前二句作「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全五代詩》引《江南野錄》:「李昪受禪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鐘,一城皆驚,召將斬之,云夜來偶得月詩,乃云云。 李昪喜而釋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則。 今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詩話》作「南唐僧謙明」詩,知明光之名爲南宋時之別傳,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則移附於此。 另《釣磯立談》謂作詩者爲「頭陀范忠嵩」。 《江鄰幾雜識》作「南唐一詩僧」,當即爲《全唐詩》所本。 )。
赫爾昭代,顯應元亨。 祥符史牒,德振文明。 風調雨順,海晏河清。 應延大寶,千秋化成。 (同前)。
投老百無成,山林送此生。 薄才元易盡,古道竟難行。 陋巷牛羊迹,衡門鳥雀聲。 新年幸差健,作意事春耕。
眾卉羣芳品自奇,遍形歌詠殆無遺。 名過衛國平泉記,數協江淹雜體詩。 蘇頲祗誇長樂賦,元輿惟咤牡丹詞。 豈知哲匠風騷美,不間鴻纖盡物宜。
掃葉去宿草,園空起碧苔。 晚烟收未了,初日又還來。 老樹幸無恙,新花應有開。 年年到寒月,全望數枝梅。
古羊人物舜風餘,子姓傳來祇舊廬。 爲愛一門能守義,相承五世不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