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的心理描述
一、对小说人物的表现,有表情、动作、服饰等外型上的刻画,也有心理上的描写。外型上的描写是作家看得到,内心世界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往往比较易于表达他们的个性,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是作者必需补捉细察的。
二、作者必须赋予主要人物不同的个性,因为有不同的个性,那么他们对一件事物的发生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和处理行为。也因为有不同的看法、意见和行为,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情节或者事件。
三、小说人物的描写比较重要的有两种:一是写命运的悲剧,一是写社会的悲剧。大概以命运的悲剧来描写人物,差不多比较偏向于浪漫主义,当然并非完全都是。如果要写成一个社会悲剧,则几乎偏向现实主义。塑造这个人物,同时决定人物是受命运的安排,而发生一连串事件,则属于比较浪漫性的,属于作者个人意愿的。倘若人物的决定是因为社会原因,使他发生生命旅程中的波折,可能是写实性的藉书中的人物来描写社会的状况。命运悲剧与社会悲剧的安排,全由作者自己决定。但若从社会现象之下发展这个人物的故事,必须要描述这个人物的社会背景,否则人物就会很凌空。
四、在描写人物心理时,作者要先有一个目标,或有话要说,而后再塑造上这个小说人物,这个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从社会中众多的人,综合塑造成一个人物,再把他展现于小说中的人群社会里,来看这个人物,生命中的趣味,他的缺点和长处。
五、一个人物的性格跟他本身教育、生活背景、文化背景有关。
六、戏剧之中,大多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安排。小说情节亦如此。人物在活动当中,一定不能让读者在接触作品时,就晓得这个人物的发展。然而作家要表现一个现象,或一个需要的事件,可以不必过份拘泥于故事的发展,而是让人物自己去发展。所谓人物发展,是不同性格的人物处在一块,所引起来的情节事件。
七、如何呈现人物给读者是文字的一种表现,有人喜欢在人物未出来之前,便是已经如闻其人,呼之欲出。有的人却不大事先安排,让人物自然出现,让读者自己感受。
八、在塑造人物时,不必要把很多要读者知道的关系和背景,先作安排或描绘,甚至于不必先作介绍,让他自动的出现。再从他交往、言谈中,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出身、社会背景、家庭环境。
九、初学小说写作的人,在人物心理描述方面,需加注意的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的性格藉人物的对话来表现,因为他一张口便可知道他的个性。在某些情况下,必要制造环境使这个人物突出,使他表现独特的语言。其次是用小说中自己的愿望、;懊伤、回忆,以及他对一件事物的意见,来表现这个人物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