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对话
一、对话是把小说中人物所说的话呈献给读者,读者借着人物的对话和声音,去了解人物的表情、性格和动作种种,因此对话在小说中便具有刻画人物和促进动作的功用。所以对话的技巧乃是作者在下笔之前,必须认识、熟悉和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小说对话有两个要素:一是自然,即人物身份的自然流露,什么身份说什么话。另一是可信,让读者能体会到是真正符合该人物,在某一特定时空下所该讲的话。
三、先谈自然:
(一)小说所使用的对话,是一种寻找的性质,不是作者自己创造出来的。但也不是动笔时才去寻找,而必须平时大量的储备,大量的吸收别人所使用的口语。
(二)一个小说作者该有一个爱听话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听各种年龄、各种身份不同的人说话,而后贮藏起来。当写小说时,便可以到自己的储藏室找出适合该小说中的人物对话。
四、次谈可信:
(一)为使人物对话可信,对话有时不免使用方言,但是也不能使用过多,而使自己的作品受到时空的限制。
(二)一个人内在的一切,包括情感、思想种种,都是未成形的,也就是抽象的。说一个人老实,他从那儿表现呢?当然要从他的人生态度,实际生活中去察言观色,他表现于外的是表情、动作和语言,对话当然也是其中的一项。因此小说中的对话实居重要的地位,尤以中国之小说为最,因为中国小说起源于说书,都是诉于听觉的,所以特别注重对话。
(三)小说要表达的一切,特别依赖对话。因为那些刻画、描写都投入到对话中来。所以一个人能够完成他的造形,所能看到的行动、表情、动作和语言,中国小说都透过对话表现,因此对话所负的责任,本身就含有刻画、动作和表情。
(四)西方小说在形式上分得较清楚,因此不太仰赖对话。西方小说把中国对话中的刻画描写分开,成为直接的描写,直接的刻画,所以就不必依赖对话来表现。
(五)现在一般的新小说处理,已经离开听觉,把现代小说拿起来,我讲你听,几乎是办不到的事,而章回小说很适合用听觉来接受。听觉重视对话,视觉则是重在文字上,目前小说比较重在视觉的接受上。
(六)对话不能杂乱无章,也不是一个人的独白;须能不失自然,而又不浮杂。
(七)广义来说,人物的内在思维也是一种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