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帝王言行。
我国古代有官修“起居注”的制度,“起居注”即帝王举止言行的记录,古人称修撰者为“记注官”,也叫“起居郎”。这一制度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起居郎的历史发展
隋代隋炀帝时始置起居舍人。
唐贞观初于门下省置起居郎,废舍人,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显庆三年(658),另置起居舍人于中书省,掌记录皇帝所发命令。
龙朔二年(662)改起居郎为左史,起居舍人为右史,咸亨元年(670)复旧。
天授元年(690)又改为左、右史,神龙元年(705)再复旧。皇帝御殿时,郎左、舍人右,对立于殿中,记载皇帝言行,季终送史馆。修起居注,从六品上。宋、辽亦置。
宋代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宋初不领本职,为六品寄禄官。神宗元丰五年(1082)复为职事官,从六品,掌修注之事,辽朝亦置,隶起居舍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