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
鞮,是指用兽皮做的鞋。
靴,是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靴,随胡服的传入逐渐普及,在汉代后期大量出现,到唐代普及。靴的特点是保温性强,在泥土、沼泽中行走,便于骑马等。
鞜,也是指用兽皮做的鞋。《汉书.扬雄传下》:躬服节俭,绨衣不敝,革鞜不穿。
靸,则是指拖鞋。始皇二年改用蒲制,从晋到唐多草制,梁武帝时曾用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