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龔嘉謀墨梅

〔唐朝〕 王質

梅花一枝復一枝,是邪非邪吾不知。 空堂慘淡寒寂寞,安得璀璨生光輝。 今朝朔雲覆江野,無乃雪花衝屋楣。 少定徐觀元不爾,壁上橫陳皆不飛。 摩挲零亂爭欲動,亟避又不來沾衣。 稍悟寒英著明縞,已信未信猶銜疑。 雖然是梅不是雪,亦豈人力攘天機。 伸脚欲下俄復縮,泠泠亦似奔湍溪。 忽聽簷牙啅林雀,紛紛驚下玉葳蕤。 鼻端三嗅定何有,蕭騷若有霜風吹。 乃是瀼溪小龔子,搦筆汎翰生清奇。 老杜見松被松嚇,王子見梅遭梅欺。 却憶西湖疏影裏,斷橋流水袖香歸。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宴中山

    驅馬出遼陽,萬里轉旂常。 對敵六奇舉,臨戎八陣張。 斬鯨澄碧海,卷霧掃扶桑。 昔去蘭縈翠,今來桂染芳。 雲芝浮碎葉,冰鏡上朝光。 回首長安道,方歡宴柏梁。

    太宗皇帝 唐宋诗
  • 喜雨

    西北油然雲勢濃,須臾霶沛雨飄空。 頓疎萬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穡豐。

    白居易 唐宋诗
  • 採蓮曲二首 二

    採蓮朅來水無風,蓮潭如鑑松如龍。 夏衫短袖交斜紅,豔歌笑鬬新芙蓉。

    鮑溶 唐宋诗
  • 寄山中叟

    青泉碧樹夏風涼,紫蕨紅粳午爨香。 應笑晨持一盂苦,腥羶市裏呌家常。

    齊己 唐宋诗
  • 詠廿四氣詩 大寒十二月中

    臘酒自盈罇,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見伯二六二四、斯三八八○卷)(按:此組詩存兩個鈔本。 伯二六二四卷較完整,卷首題「盧相公詠廿四氣詩」。 斯三八八○卷卷首已缺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此首僅存末八字〗等五首,卷末題:「甲辰年夏月上旬寫記。 元相公撰,李慶君書。 」今以伯二六二四卷爲底本,以斯三八八○卷參校。 至其作者,二書有異。 元相公可確定爲元稹,盧相公不詳爲誰。 究爲誰作,今已難甄辨。 亦有可能元、盧二人皆爲依託之名。 今姑從一說錄附元稹之末。 )。

    元稹 唐宋诗
  • 送閻校書之越

    南入剡中路,草雲應轉微。 湖邊好花照,山口細泉飛。 此地饒古跡,世人多忘歸。 經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 芸閣應相望,芳時不可違。

    丘爲 唐宋诗
  • 賦玩珠巖

    山林自空闃,遊人事幽討。 岫幌與雲關,來跡可堪掃。 艮維矗孤峰,玉簪倚天杪。 桂水琉璃碧,洄洑下縈繞。 谽谺巖穴深,虬龍雙夭矯。 坤倪露幽秘,造化殫奇巧。 勝概畜眼無,何方覓蓬島。 悠悠世俗情,是非苦膠擾。 水中蟹何罪,徒勞慍心悄。 人厄困無妄,礫石埋深窈。 風月幾年恨,山光慘蘿蔦。 星郎太嶽孫,長城隱南表。 戎旃整且暇,高情恣登眺。 郊坰擁小隊,一見顔色愀。 舊觀俄頃復,洞戶天重曉。 傷心日月遒,人世幾番老。 山川不相似,歲久依然好。 呂巖標强名,往事人能道。 孟公謾驚座,子夏冠非小。 桃符錄餘慶,邲戰城濮兆。 冥數今乃驗,常情定誰考。 哦詩紀貞石,聊侑芳尊醥。

    任續 唐宋诗
  • 寄謝開封宰薛贊善

    予生多不偶,事事相與背。 適從平川役,乃遇河决潰。 舟膠在中野,寸步使心痗。 誰知赤縣尹,勤恤每外內。 文符飭亭長,寇盜虞鼠輩。 仍能饋餠餌,童稚仰所賫。 今又置酒壺,惠問亦已再。 令我清夜飲,是夕值月晦。 獨酌效謫僊,而復無影對。 如何亡情游,似亦有世態。 家人誠可同,况我昨喪配。 雖曰預朝裾,左右無粉黛。 兀然唯書史,舊學厭瑣碎。 欲探文字工,下筆語多礙。 却思君西齋,新治虛可愛。 燕坐禽鳥寂,吟哦簿書退。 此樂吾未如,區區勞覆載。

    梅堯臣 唐宋诗
  • 泉石軒初秋乘凉小荷池上

    芙蕖落片自成船,吹泊高荷傘柄邊。 泊了又離離又泊,看它走徧水中天。

    楊萬里 唐宋诗
  • 村居秋暮

    風迴偃水縠紋平,林末它山筆架橫。 場圃未閒黄葉下,鵓鳩啼雨忽啼晴。

    薛季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