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皆開盡,芳菲漸覺闌。 鳥聲愁暮雨,花色寂(疑)春寒。 倚石攀藤蔓,窺林數竹竿。 葛巾常半著,何處似當閒。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頎
桃李皆開盡,芳菲漸覺闌。 鳥聲愁暮雨,花色寂(疑)春寒。 倚石攀藤蔓,窺林數竹竿。 葛巾常半著,何處似當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我有水竹莊,甚近嵩之巔。 是君歸休處,可以終天年。 雖有提攜勞,不憂糧食錢。 但恐主人心,疑我相釣竿。
丹旐何飛揚,素驂亦悲鳴。 晨光照閭巷,輀車儼欲行。 蕭條九月天,哀輓出重城。 借問送者誰,妻子與弟兄。 蒼蒼上古原,峨峨開新塋。 含酸一慟哭,異口同哀聲。 舊隴轉蕪絕,新墳日羅列。 春風草綠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別。
一峰凝黛當明鏡,十仞喬松倚翠屏。 秋月滿時侵兔魄,素波搖處動龜形。 舊深崖谷藏仙島,新結樓臺起佛扃。 不學大蛟憑水怪,等閑雪雨害生靈。
夏臘今應三十餘,不離樹下塚間居。 貌堪良匠抽毫寫,行稱高僧續傳書。 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門裏,心每相親跡且疎。
雲橫峭壁水平鋪,渡口人家日欲晡。 却憶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畫有工夫。
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總上穿針樓上去,競看銀漢灑瓊槳。
祖席駐征櫂,開帆候信潮。 隔筵桃葉泣,吹管杏花飄。 船去鷗飛閣,人歸塵上橋。 別離惆悵淚,江路濕紅蕉。
晚起紅房醉欲消,綠鬟雲散嫋金翹,雪香花語不勝嬌。 好是向人柔弱處,玉纖時急繡帬腰,春心牽惹轉無憀。
寒食都人重勝遊,相如獨自閉門愁。 嘗聞婁護因名達,君試將余問五侯。 (見《永樂大典》卷三○○五「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二冊)。 按詩共二首,其一五言四句,《全唐詩》卷三百十七載之,其二即此詩。 )(《古今歲時雜詠》卷十一收此詩,前爲五言四句,後爲七言四句,與《大典》同。 疑原詩應爲雜言體一首。 《全唐詩》卷三一七錄作五絕,似沿《萬首唐人絕句》卷十四,題作《寒食下第》,錄如次:「柳挂九衢絲,花飄萬家雪。 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 」《古今歲時雜詠》「萬家」作「萬里」,「人」作「客」。)
十年別鄉縣,西去入皇州。 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遊。 九衢平若水,利往無輕舟。 北洛反初路,東江還故丘。 春山多秀木,碧澗盡清流。 不見子桑扈,當從方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