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韶光歸柳色,郊原耕信到菖芽。 望春臺下□□軟,不見游龍有外家。
无
其他无
〔宋朝〕 崔敦詩
院落韶光歸柳色,郊原耕信到菖芽。 望春臺下□□軟,不見游龍有外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莫事長征去,辛勤難具論。 何曾畫麟閣,祗是老轅門。 蟣蝨衣中物,刀槍面上痕。 不如來飲酒,合眼醉昏昏。
金格期初至,飆輪去不停。 山摧武擔石,天隕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 空聞留玉舃,猶在阜鄉亭。
細柳連營石壍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巖雲入角雕龍爽,寒日搖旗畫獸豪。 搜伏雄兒欺魍魎,射聲遊騎怯分毫。 聖人唯有河[湟]恨,寰海無虞在一勞。
卸帆清夜碧江濱,冉冉涼風動白蘋。 波上正吟新霽月,岸頭恰見故鄉人。 共驚別後霜侵鬢,互說年來疾逼身。 且飲一壺銷百恨,會須遭遇識通津。
昔日鳴絃地,今聞生澗水。 靈潛敝政餘,潤發彫文始。 滴滴流珠散,渟渟明月止。 善香懷若人,淡交挹君子。 鏡澈無纖翳,天清滌煩滓。 虛忝神僊臺,何由弄風晷? (見《金石萃編》卷六十一。 )(〖1〗詩刻次溫翁念一詩後,署作者之名曰「天官員外郎李鵬字至遠」,亦尹元凱所書。 碑末紀年曰「垂拱四年龍集戊子四月戊□」,蓋公元六八八年也。 )。
川壅則潰,月盈則匡,善敗由己,吉凶何嘗。 (見《全唐文》卷四五九崔淙《登姑蘇臺賦》引)。
山明野寺曙鐘微,雪滿幽林人跡稀。 閑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
太一遊行遍九宮,世間無地可寬容。 坤維莫傍劍門閣,衡嶽何依天柱峯。 睨柱儻能回趙璧,思鱸安用過吳松。 羣羊競語遽如計,欲息兵戈氣甚濃。
青春果作堂堂去,啼鳥喚春春不住。 明珠萬顆玉爲錢,欲買風光嗟已莫。 蓬山地冷花木稀,祗有寒梅已先雨。 誰遣虬枝上高架,稍覺雲陰覆行路。 雨餘景物猶未佳,葉底精神不多露。 鼻觀疑聞班馬香,姿比何郎更風度。 平生惜春如惜別,老眼待花如待哺。 幽亭相對止三人,草草杯盤爲花具。
窗底梅花瓶底老,瓶邊破硯梅邊好。 詩人忽然詩興來,如何見硯不見梅。 急磨玄圭染霜紙,撼落花鬚浮硯水。 詩成字字梅樣香,却把春風寄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