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僧戛椀爲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 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 未必全繇戛者功,真生虛無非椀中。 寥亮掩清笛,縈迴凌細風。 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 乍向天台宿華頂,秋宵一吟更清迥。 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 今日鏗鍠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羣。 聲過陰嶺恐成雨,響駐晴天將起雲。 坐來吟盡空江碧,却尋向者聽無迹。 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无
其他无
〔唐朝〕 皎然
逸僧戛椀爲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 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 未必全繇戛者功,真生虛無非椀中。 寥亮掩清笛,縈迴凌細風。 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 乍向天台宿華頂,秋宵一吟更清迥。 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 今日鏗鍠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羣。 聲過陰嶺恐成雨,響駐晴天將起雲。 坐來吟盡空江碧,却尋向者聽無迹。 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亦知死是人間事,年老聞之心自疑。 黃卷清琴總爲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願將從藥看真訣,又欲休官就本師。 兒女眼前難喜捨,彌憐雙鬢漸如絲。
嗟以龍鍾身,如何歲復新。 石門思隱久,銅鏡強窺頻。 花發新移樹,心知故國春。 誰能平此恨,豈是北宗人。
汝潁俱宿好,往來託層巒。 終日何寂寞,繞籬生蕙蘭。
亂雲堆裏結茅廬,已共紅塵跡漸疏。 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
今夕果何夕,章華臺畔舟。 詩成天作紙,簾捲月爲鈎。 蠟炬知何喜,鄉心未免憂。 家書隨雁足,兩月到荆州。
因游樵子徑,底事因緣定。 不唱葛藤歌,打個直截令。
楚塞蕭條久宿師,參謀承詔上丹墀。 苦言到口真當發,聖度如天莫自疑。 萬里寄聲長不達,一尊相屬豈前期。 遥憐霜曉朝衣冷,深愧江城睡足時。
使君物外閱年華,厭聽奴兵早暮衙。 雙履踏雲呼野渡,一瓢邀月醉梅花。 紅爐點汞閑消日,烏几繙經不憶家。 我亦岷山有歸處,約君同載泝三巴。
一饑可忍萬緣輕,況復幽窗疾漸平。 更事天公終賞識,欺人鬼子漫縱横。 道邊塵起頻障扇,門外波清剩濯纓。 不爲褊心憎薄俗,客星祠下是歸程。
同學書生已冕旒,未將換與一羊裘。 子雲到老不曉事,不信人間有許由。